带上好茶去旅行


     ——路遇十八怪






  由茶•周刊传媒主办,勐海凤圆昌茶业有限公司独家赞助的“带上好茶去旅行”主题活动已经进入了第三天。


  潘老师五人组一路舟车劳顿,由广州出发,沿广西平果县、百色等地,昨晚已经顺利抵达云南罗平县。此行住宿的旅店地处偏远,通讯相对滞后,所以潘老师只能用手机第一时间将路上的精彩见闻发回与大家一起分享。


 

  昨天傍晚时分,潘老师来到罗平县安营扎寨,拍到了日落的美景,成片的油菜花在夕阳下散发着艳丽的芬芳。当天路上最有特色的是遇到了“云南十八怪”—— 竹筒能做水烟袋,草帽当锅盖。


   下面小编通过电话采访潘老师为大家整理这两个“十八怪”的典故。


 


一、竹筒能做水烟袋:


  直接吸烟焦油浓,竹筒巧做水烟筒,烟气经过水过滤,清凉香醇乐融融。竹筒当烟袋,说怪也不怪,竹子茂盛烟草多,竹烟在一块。


  云南的竹制水烟筒,虽然样式大小有异,但其构造都一样。云南的竹制水烟筒,如果绘制说明书,则可将其一分为二:筒身、烟嘴、如此而已。筒身部分,一般长80至90公分,直径10公分左右。在筒身下部约三分之一处,切一斜口,插入由竹管(直径2公分左右)做成的烟嘴,烟嘴小孔周围包铜片一圈,顶端刻嵌羊角状小角两只,呈V型,中间便于放置火引。水烟筒上最讲究的部分莫过于烟嘴了;有用琥珀的,有用悲翠、玛瑙的;连接处镶金嵌银,下端挂有丝穗,作为装饰。


   烟嘴竹管插入筒身的位置是"这只烟筒好不好抽"的关键所在,插入的位置过高,则因入水较浅而"翻不起水";插入过低,则因入水过深而"翻不动水"。故有经验的师傅,均视筒身长短粗细,准确选择开口处,使其高低合适,深浅适当。吸抽起来不费力气,响声低沉厚重,烟丝燃烧均匀,烟气浓郁量多,如此可称佳品。 制作烟筒,则根据竹材不同而方式不同。烟嘴嵌入处的接缝,或上牛皮胶,或上沥青,讲究的则上环氧树脂,也须得一丝气不漏,一滴水不渗。做好后,装水试吸。不漏气、水的检测方式是:以手指按住烟嘴小孔,然后吸,吸之不动为好,猛一放手,有水自小孔中飚出为好。


  随着卷烟的发展,也随着清闲日子的减少,吸水烟的队伍在缩小,水烟筒势必作为古董陈列于博物馆。


 

二、草帽当锅盖:


   形同草帽是锅盖,透气保温真不赖,蒸出饭来更清香,夏日炎炎菜不坏。"云南十八怪,草帽当锅盖"。乍一听,再一想,草帽乃遮风避雨之物,怎能当锅盖使?


  云南的事,真是怪怪的。 ──外地人每每听到这一"怪",大约都会作如是想。 但在云南不少地方,尤其滇南一带,竟不管不顾二者的差别,偏就将"草帽当锅盖"了。 滇南一带,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有一二顶"草帽锅盖"。


  所谓"草帽当锅盖",不过是锅盖的形状酷似草帽,上尖下宽,形如圆锥体,用山茅草编织而成,将似草帽的用来当了锅盖,于是便有了"云南十八怪,草帽当锅盖"的说法。要说怪,就怪在用草编锅盖。云南地处边陲,交通不便,生活用品大都就地取材。以山茅草做芯,取芦苇皮缠裹其上,用木制扭草机扭成一根根草绳,将草绳一根根盘成草帽形状,再用芦苇皮将其串缀固定,一顶草锅盖就完成了。


  一顶草锅盖少说可用半年,多则一年有余。此物不怕水,因为芦苇是水中之物;此物有清香,因为茅草自山野中来。用草锅盖弄出来的饭菜香,再就是比用金属锅盖的好吃,没"汽汗水",不致凝汽成水弄烂饭。


  若真想坐在草墩上,吃一餐草锅盖底下的饭菜,不妨到昆明郊区、滇池沿岸农户中坐坐。听一听建水小脚老太太那哼唱式的方言,体味一下她们那幽默的话语,看一看厨房里那草帽是怎么当锅盖的,也算得一桩赏心乐事。


  期待潘老师的下一站旅程,与大家一起分享潘老师的旅途故事。


 

    文章转自《茶•周刊》